第3章 面圣(2/4)
礼的宋亭舟,态度上既持天子威仪,又存仁君之慈。只是面色颇有些憔悴,想来得知太子去世,如今尸首尚无消息,身为父君也定是伤心的。“宋卿想必是接到调令就赶回了盛京,路途遥远,难为你了,入座吧。”
文华殿内摆着官椅,宋亭舟先谢了圣恩,而后还起身坐在官椅上,落座时不能坐满,只可占椅子的三分之一,腰背挺直,不可靠椅背,身体微微前倾呈现恭谨的姿态,预备随时起身恭请圣命。
皇上再仁义和蔼也是一国之主,举手投足间威不可犯,他先是问了宋亭舟治理钦州的过程,又询问了西梧风土人情,以及壵族的壵锦等。
其实这些政务早就被吏部呈到圣前,
零零散散谈论了一会儿后,皇上明显神色松弛了不少,看向宋亭舟的目光中也是多加欣赏,“六年时间能将西梧府治理成如今的模样,宋卿功不可没,顺天府尹的位子,是你该得的。”
宋亭舟从善如流的自官椅上起身回话,“多谢陛下夸赞,微臣身为臣子,受陛下庇护,本该替陛下分忧。”
越是这样沉稳持重的人说这样熨帖的话,越是可信度高,让人觉着他们是在发自内心的陈情。
皇上语气愈发宽和,“想必宋卿也已经听说过前两任顺天府尹在任上亡故的事。”
宋亭舟垂手直立,颔首低眉道,“微臣略有耳闻。”
皇上嘴角牵起一个微不可察的笑,“民间多有无稽之谈,宋卿无需放在心上,你是禹国的栋梁之才,自然有朕的龙威庇护。”
这句话很有深意,像是只是一句安抚臣子的话,又像是在提醒宋亭舟什么。
将所有情绪收敛起来,宋亭舟跪在殿下叩首谢恩,他姿势一如当年保和殿礼部官员所教导的那样标准,叩首的时候硬朗流畅的线条绷的很紧,声线沉稳低沉,“微臣叩谢陛下天恩,恪尽职守,以报圣恩。”
上了一早上的朝会,皇上也十分疲惫,他挥了挥手,“去吧,宋卿有大功,朕已派宫侍备好赏赐,稍后自会送到你宅院。”
宋亭舟又是一番叩拜大礼,等再从东华门出去,他整个人已经身心俱疲。
他身体素质不错,只是精神极度紧绷,帝王的每个字都在心中翻来覆去的揣测,自然有种力竭之感。也难怪有的老臣动不动就会被气昏、吓晕,实属身体精力双双饱受折磨。
雪生和陶家兄弟都守在东华门外,正是百般无聊又不能大声喧哗,四人里三人都在靠着马车闭目养神。
见宋亭舟回来大家都打起精神来,陶十一问道:“大人,咱们去哪儿?”
宋亭舟上了马车,姿态才略微松懈,嗓音也附了层低哑,“回去。”
低调简朴的马车从东华门前驶离,暗处不知又有几个探子在暗中观望。
陛下圣言既出,必有践诺。宋亭舟这边刚回拾春巷又补了顿早饭,宫里的赏赐就已经到了家门口,这个动静就太大了。
拾春巷别看都是三进以下的宅子,但住在其中非富即贵,不是在朝为官的京官,就是哪个大臣的亲戚。
有人打听到了这户人家的底细,也有人尚不知晓这多年无人的宅子住的是谁。
这会儿见宫中来人,家里的仆从小厮都巴望在门前看热闹。
“这家主人回来了?”
“昨天就见有人进进出出,想必是回来了。”
“做什么的?也是文官?”
“我昨天见了,高高大大的一个年轻人,没准是武将。”
“什么武将,就是文官,齐盛二十五年的进士,之前好像是外派出去了,这就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