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铁甲兵(1/4)
第140章铁甲兵老汉回到牛车上,没有马上赶牛,想了一会道:“官爷,我虽然没看见丫头,但是看见一辆奇怪的板车。”
丁时问:“奇怪在哪”
老汉回答:“从对方打扮看应该是走街串村的货郎,但那个时间不应该有货郎才对。”
老汉进一步解释:“我和板车错身而过,看见上面放着几匹布。”
听起来没有问题,但丁时是个聪明人,听出了老汉话中的意思:晨起露重,他要是从镇中来,半夜就得出发,没有使用油纸遮盖布料,这种行为非常反常。
丁时顿时来了精神,问:“老汉可见他朝哪去”
老汉回头朝东面一指:“我见到他是在大路上,牛车走了一阵后,我回头看见他走大王村这条路。”
“老丈是在哪个位置和对方相遇”
老汉指了指前面,距离桃村路口30米处:“那块石头。”
“多谢老丈。”
和老汉告辞,丁时走了百米,走到大王村的路口。又返身回到桃村的路口。
两车在此交错而过,牛车不比板车快。丁时朝老汉方向走,不停的回头,然后觉得不对。
除了桃村,这段路还有三个去村子的路口,大王村是最远的一个。
假设对方前往的是大王村,那不应该在桃村路口附近袭击大丫,而应该在大王村路口袭击大丫,因为大丫一定会经过大王村路口。
第二个路口是中王村,距离桃村路口较远,同样可以在中王村路口袭击必然路过的大丫。
最可疑的是小王村路口,小王村路口两边没有芦苇遮挡,视野和道路非常开阔。假设在小王村路口等待,大丫远远看见黑乎乎的人影和黑乎乎的车影,肯定会好奇,一直盯着看,无法取得伏击的效果。
还有一个可能,板车目的地不是三个村,而是继续朝前走。过了这几个村,下一个路口距离五里地,到时天亮,路上会多出很多人。既然买家能控制时间,肯定会尽可能避开有人的时间。
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丁时认为,大丫有八成可能被掳去小王村。
永安城百年未经历战火,除了偶发的水患外,本地算得上是风调雨顺,鱼米之乡。三镇二十一村,基本上都是大村,多是三百户的规模,人还是比较多的。
相对来说,这条前往小王村的路修的非常好,路边有石碑,是捐钱修路人的名字。
骑着电驴走了三里地左右,就能看见第一栋民房,民房建在半山,一条土路蜿蜒而下。
小王村的路为直角形,分别为东路和南路,村中心在直角位置。大部分村民房子都围绕两路而建。有意思的是,大家的房子都不在路边,一条条土路连接上东路和南路,每一条土路的尽头是一户人家。
土路不仅是路,也是田埂。
路边是田,田边是房,出门就可以干活,家里有事吼一嗓子即可。
东路一米宽,两辆板车不好会车。反观南路,路宽一米五,有人打理,坑洼处有新石土填平。
丁时在检查南路,发现了车辙印和马蹄印,是马车的痕迹。马车在农村还是比较罕见,驴车骡车有耐力,牛日常拉车,可以犁地,作用更广。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见,南面有大户。
丁时在村口等待了一会,逮住了幸运儿问话,因为有官服在身,对方知无不言。
东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沿着小溪左右两片农田,农田的后面是住房,住房多在高处。
南路住户较为稀少,距离灌溉的小河较远,这里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