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书库

百书库 > 玄幻魔法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朱雀国为什么会赢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朱雀国为什么会赢(1/2)

    李春芳这边找到了如何改造儒学的新方向,高翰文这边却是一波又平一波又起。

    前段时间的风波平息后,隆庆皇帝可不能让其闲着。

    朝廷那边,随着朱雀国使者的进京给朝廷出了难题。

    隆庆帝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朱雀国能够成功。这事愁了一阵子后,直接一纸密信就到了杭州布政使衙门。

    纯兵力,七万对一百万,竟然能打得势如破竹,四个月就能鸠占鹊巢,实现对整个天竺半岛绝大部分的占领与掌控。

    莫卧儿帝国的军士哪怕是猪,一百万头,四个月也杀不完吧。

    更关键的是现在拖了这一年下来,朱雀国似乎越来越稳当了,据说莫卧儿帝国已经被撵进沙漠里吃沙子了。这天竺百姓人人都是墙头草吗?万万人口竟无一人殉国反抗?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大明如今也就万万人口而已,就算不在册黑户还有一些,但也不会太多。在大明如今高度市民化,需要各种生活采买才能应付的日常需求的社会背景,完全的黑户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可不止是只能吃高价私盐这么简单,子女几乎不能读书,几乎丧失进城务工的机会。人多地少的矛盾根本无解,只能逃荒出来做乞丐或者流民。

    这似乎意味着,只要有一支十万人左右的精锐大军,大明朝廷同样岌岌可危。

    隆庆就算是再神经大条,这么敏感的事情自然也注意到了。

    高翰文一个人在书房,脑子里面嗡嗡的,想写的有很多。因为高翰文就是按照当年清朝入住中原的案例给赵真善建议的。没想到,人压根不需要像后金一样在东北拉锯几十年等关内天下大乱才进来捡漏,人直接就成功了。这一点真的是太出乎意外了。

    赵真善与徐珏都写过私信介绍朱雀国的情况并且探讨下一步的建议。

    同时泰西坊还有一些朱雀国的商人或者途径朱雀国的商人。

    高翰文花了十多天汇聚情报,才开始动笔。

    这事由于保密,自然不能让外人帮忙统计了,这可累死高翰文这双眼睛了。一边揉眼睛一边写。

    原因太多,高翰文反复权衡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原因的权重,才开始写到。

    第一条,就是莫卧儿帝国本身的边防与动员机制问题。

    天竺半岛,东边是恒河三角洲,几乎是一片沼泽烂地,既不利于农业也不利于行军属于难守难功。东北边是高原高山峡谷地形,占据一个要地就是卡死几片大山的行军动向,完完全全的易守难攻。往外就是东吁王朝的势力范围。东吁王朝早些年间与莫卧儿帝国有些冲突,但往后早就罢兵上百年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足够烂,整个莫卧儿帝国东边几乎是太平无事上百年,就算有也是小股土匪暴动,都不用去攻打,土匪劫掠完了自然回走。不走难道还能再经常发洪水的河滩沼泽里种粮食吗?有这勤劳也不会去当土匪了。

    而莫卧儿帝国真正的粮仓与大后方则是顺着恒河网上的恒河冲击平原,京师德里就在这个巨大的平原中心位置。

    百余年的太平无事,导致就算东北边患,也习惯性地以为是一股强大的土匪而已,等土匪抢完自然就会退去。

    而朝廷想要加征税赋边响自然是困难重重,因为京师就在恒河平原上,导致整个恒河平原的豪绅全部聚集在京师德里,谁敢加税,几乎立刻就能组织反对。朝廷加税的方案还没出来,人家抗税的步骤已经开始实施了。

    当然这么干也不能全怪这帮京师豪绅不体谅国情。因为莫卧儿帝国完整地继承了蒙古帝国的包税制,一旦发现爱交税,那自然有交不完的税。大家心里都是明镜,谁愿意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斩尘缘 看守废丹房三年,我偷偷成仙了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 四合院: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 伊塔纪元 NBA:我,史上最强落选秀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