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粮食危机的解法(1/1)
以狮城为中转点,分段贴牌,就这样成了大明与朱雀国贸易的基本策略。京城那边直到现在压根不愿意对朱雀国表态,也就一直拖着。朱雀国么,既不承认也不拒绝。
高翰文也去织造局打听过,可惜代理镇守太监一副听不得听不得的样子,压着耳朵,让高翰文不要说这个话题就过去了。
粮食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总是这样大幅波动,那所有的成就都会随时失去。
高翰文特意让良民委员会那边加强对安南那边粮食基地的武装扩张与保护。
除此之外,就得上科技狠活了。
虽然一代一代育种虽然也是一个路子,但这条路欧洲走能走通,大明如今走怕是有些困难。
因为欧洲是在黑死病后立马就迎来的文艺复兴,紧接着就跑步进入商业社会了。
这其中粮食耕地,一直都是较为充裕的,人地矛盾并不严重。
而大明,特别是当前的浙江,这真的是哪儿哪儿都是人了。虽然不至于像后世一样,浙江六七千万,但现在浙江经历连续四年的流民逃难集中,加上商业务工人口聚集接近3000万怕是有的了。
这意味着,如果不想办法,朝廷将来单凭掐断粮食供应就能彻底打断整个浙江工商业的发展。
后世粮食能大发展,无非两个方向,一个是化肥。这玩意自己是个文科生,到大学了也是财会审计,完全是两眼一黑了。只能期待一下目前的民间炼金术师有没有意外之喜了。
但另一个道路却是可以做的,那就是粮种。
粮种一个是杂交选育,这是水磨工夫,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但另一个则是太空育种,却是完全有机会的。
太空育种可不是一定要去太空,太空育种其实是利用了失重与辐射两个要素来加速基因变异。
失重,虽然人为很难做到,但这么打一个地球从来不缺这种奇奇怪怪的地方的。现在东起杭州湾西到地中海的环球航行已经开始逐步成型,就不信这些旅行家们没有遇到过。
这些东西只要打听,然后把粮食分批放过去储存,甚至就地培育,再回来种植就看后续运气了。
辐射也是同理,这个世界就不缺一些铀矿露出辐射异常的地方,而且特征也很明显,第一个就是有大规模的地表温泉。温泉是很好的指针,不是地热就是辐射。
而普通的地热是正常的,辐射自然会引起人体变异。但由于生物具有环境选择的自适应性,这个人体变异更多作用于外地旅客上。
因而,如果有一个地方,遍地的温泉地热,本地人生活很好,而外地人居住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同时当地流行一些治病温泉的说法,至于能否治好主要看辐射刺激下的变异运气。
当然如果能发现一些地震遗迹或者峡谷山谷当中能加速人衰老的,往往也是辐射变异的地方。
厘清了思路,高翰文就写了一通别人莫名其妙的布告,让良民委员会区发布了。
没有生物演化论作为基础,去给这帮子人讲解具体的逻辑有些不太现实,干脆就这么干吧。等出了成果,自己就成了成功人士,还不是怎么说都有理。
给了几个指标,然后就让人去码头像远洋的商户打听全球各地情况,这事虽然看着荒谬,但到底是不花什么钱的。
既然告别了儒学,相信了新学就应该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如此,郑一冠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发布了总计一千两银子的悬赏,在杭州码头贴了三张布告出去。